相关资讯
0x Protocol 官网你的位置:Symbiosis中文网 > 0x Protocol 官网 >

凌云报第八十九期

发布日期:2025-01-04 17:37    点击次数:145

厦门大学凌云报第89期指导老师:陈怀锋 葛郝锐  廖晓波 王岩芳主编;黄雪燕副 主 编;田小维 云晓碧 孟蕾 张玲萍 陈佩云 李梦丹第一版责任编辑:唐瑞芝【头条评论】扬起航天之精神 腾起中国之强梦□本报记者:唐瑞芝 曾庆兰 谷青芸 王盼盼2016年11月18日下午,在太空飞行了三十多天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着陆。这不仅标着着中国航天事业又创佳绩,再攀高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梦的实现,是复兴之法,是强国之要,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之一。回溯历史,中国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日之成就,全然离不开万千赤子的众志成城。中国航天路的起始可追溯至1956年2月,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这为开启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自古以来从未中断的“飞天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1956年4月,我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始。至今日,我国航天事业已走过了 “一甲子”的历程,虽然一切从零开始,但细数已走过的航天路,我国航天事业依旧硕果累累。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飞船、玉兔号月球车、北斗导航卫星、天宫一号、二号空间站等等航天器的成功发射,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最终昂然立于世界航天领域前列。但我国从未因眼前的航天成就而沾沾自喜,为此而止步不前,而是选择继续奔赴星辰大海,追寻我国航天梦的脚步。航天梦的实现注定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程,航天路的铺就始终离不开航天人默默坚守付出。从明朝万户飞天的尝试至今日景海鹏、陈东遨游宇宙的实现,从钱学森、邓稼先探索中国航天事业至李俊带领中国航天事业走向新高峰。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始终离不开这些坚守在航天前线无怨无悔的航天人,更离不开他们身上始终闪烁的精神光辉——载人航天精神。用四个“特别”来进行诠释,就是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艰苦奋斗,吹响飞天号角伟大的事业渗透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造就伟大的事业。但伟大事业的实现与发展总会伴随着各种困难与考验,因而,冲破重重难关,迎接时代考验,始终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纵观我国的航天之路,艰苦奋斗、勇敢无畏始终贯穿于我国的航天事业,航天梦实现的整个历程。难关无法摧毁无畏的航天人。航天事业开始之初,国内经济积贫积弱,国外强敌虎视眈眈,但艰难的窘境挡不住航天人坚韧决心,挡不住航天人立志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复兴中国国力的坚强毅力。物质条件再缺乏,经济水平再落后,科学技术再微弱,他们也从未放弃,依然坚守。当时,国家初定,百废待兴,工业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发展全靠苏联的援助。苏联为我国提供人才、技术,在我国设立实验基地,协助我国进行工业建设,完成“一五”计划。但国际环境瞬息万变,1958年苏联与中国外交关系恶化,将本国资金、技术全部撤离中国,中国工业建设一度瘫痪。但在如此恶劣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人从未放弃自己的“飞天理想”,我国航天人利用有限的资源,自己摸索,凭借着一股信念,始终坚持。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把难关当磨练,用困难来奠基。他们从不畏惧,亦从未想过退缩。正是这种无所畏惧、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遇问题不退缩、不放弃的态度,我国航天事业才能在创立时期取得阶段性成功。困难无法困住自强的航天人。志以成道,言以宣志。自强之人,能于荆棘之中寻找出路,能于波涛之下静待时机,一朝沉潜,只为重振辉煌。起初,我国航天事业存在技术难题,导弹发明、燃料制造、飞船构想等等无一不是摆在研究员面前的难题。面对这些困难,我国航天人始终坚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依靠自己从国外学习的航天知识,逐步解决建设航天工程,推进航天事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每天做着重复且繁琐的工作,日常的行程也不过是不断来往于实验室、基地之间,他们每日必做之事便是针对这一项项技术难题,不断提出方案,实验、证明,再实验、再证明。我们的航天人始终用毅力撑船,用信念作帆,他们将挑战看做机会,将困难当成动力。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他们承受压力,忍受痛苦,不断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为实现中国的航天梦永不言弃。考验无法阻碍向上的航天人。在物质富裕、人民幸福的今天,时代的脚步依旧向前,飞天的号角声依然不绝,即使我们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但若想继续前行,航天事业仍存在许多困难。如今的航天事业需要更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要求进行更加精细准确的实验,这些无一不考验着当代航天人。进入太空后,对宇宙的好奇与期待,激励着航天人不断探索。但太空中复杂的环境,宇航员的生命安全无一不牵动着航天人的心,面对这些考验,航天人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向上的决心,尽全力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虽然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高标准高要求的航天考验,但航天人无畏、自强、向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将始终是他们信念引航、精神动力。“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在路上,永不过时,它将始终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勿忘初心,继续前行。勇于攻坚,再攀航天高峰航天事业的发展既需要航天工作者不断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于重重困难中寻找曙光,也需要航天工作者于黑暗中摸索,不断于技术细微之处仔细思量,耐心雕琢。航天领域的每一项技术、每一项工作都容不得一丝闪失,如导弹发射的时间必须精确到分秒,燃料成分的比例必须调和得当,甚至飞船上每一个螺丝钉也不能有分毫差错。没有这些航天人耐心、细心、认真的工作态度,根本无法完成这项伟大事业,同样,没有航天人勇于攻坚、不懈努力的精神,中国航天梦的实现也会遥遥无期。回首中国航天史,展望中国航天梦。自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当时,中国的航天事业刚起步,有人便讥笑中国:“中国人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还搞导弹!”但中国人“人穷志不穷”。1964年6月第一枚自行研制的东风二号地地导弹发射成功;1966年10月,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东风二号甲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等等,中国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奇迹,勇攀航天高峰,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每一项成就都凝聚了航天人的心血,都是他们从一点一滴的积累,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有条不紊完成的。航天工作之难,难在起步之艰,因而艰苦奋斗精神成为支撑航天人不断坚守的动力;航天事业之难,难在航天难题的攻克,因而勇于攻坚成为航天人心中永恒的信念。从初期卫星发射技术探索到目前着力于实现空间站建设、运载火箭和深空探测等一系列技术攻坚,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创造的恒心,这些均无法实现。勇于攻坚早已于无形成为航天人攀登航天高峰,夺取科技桂冠的重要品质。航天事业的特殊性,往往体现在技术上,没有勇于攻坚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无法取得如今成就。回溯现今,科技攻坚不仅体现在航天领域,任何科研项目都免不了强调攻坚克难的重要性。作为一名研究生的我们,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工科学生,将来许多人都会走向科研岗位,请切记,从事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具有勇于攻坚,坚韧不拔之精神。古语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攻坚克难,始终是实现航天梦,跨越航天难关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忘我奉献,开创航天新局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芜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航天精神就是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的崇高精神力量。回首航天路,充斥着诸多艰辛与荆棘,携手航天人,始终坚守忘我与奉献。2016年3月21日国务院决定,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确定为“中国航天日”,这一天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子,也正是在这一天,中国首次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但“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航天路也并非我们所看到的那般畅通无阻。尤其在当时,我国国内步履维艰,国际求助无门,如果没有那一批批前赴后继,夜以继日的奋斗在航天前线的“航天人”,中国的航天事业如何起步,如何发展,何以至现在高度。回望前程,追怀前人。航天路的铺就如一部好戏剧的呈现,戏剧背后离不开剧作人的辛勤耕耘,航天事业的辉煌也离不开航天人的默默奉献。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守禄、梁守槃等便是我国第一批航天人,他们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化作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化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他们常年超负荷的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把自己的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偏僻山沟和戈壁荒漠,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铺就了通往太空的成功之路。钱学森毅然决然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历经万难,辗转回国,投身我国的航天事业。除钱老先生外,随后我国也出现了一大批为我国航天事业呕心沥血,甚至付出宝贵生命的“航天人”。有造了一辈子中国“星”,先后主持北斗导航、月球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建设,在耄耋之年依然坚守航天第一线的孙家栋;有潜心钻研技术,夜以继日,埋头不息,最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技术带头人罗健夫;有在火箭发射出现故障的危急关头,将生死置之度外,两次冲进残存剧毒燃料的火箭贮箱排除故障,最后壮烈牺牲的技术工人魏文举,以及在11月12日八一飞行表演队成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的不幸身亡等等。他们用自己心血乃至生命写就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史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航天人始终将“创人类航天文明,铸民族科技丰碑”的理想内化于心,外化与行,始终于背后默默充当着中国这部宏伟巨作的“剧作者”,默默充当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织梦者”。坚守本心,忘我付出,无私奉献,并非仅存在于航天梦的筑就,中国梦的实现也离不开它,我们各自梦想的实现同样无法离开它。我们的蓝图已绘就,时代号角已吹响,青春的我们,奋进正当此时起。开拓创新,凝聚民族智慧创新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更是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创造之一。我国航天事业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始终离不开我国航天人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苏联、美国等大国发展几十年后才起步的,虽然起步晚,起点低,但丝毫没能阻挡我国向航天领域进军的决心。我国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吸收、消化、再创新。我国在发展航天技术过程中,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研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在创新精神的推动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成就,也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他事业贡献了宝贵经验。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有效途径,指出:“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但创业、创新离不开人才引领。科技创新需要人才,而我国的人才的主要来源于各高校在校生及毕业大学生群体。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学生关于创新能力方面,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创新意识不足和创新思维缺乏;二是创新知识基础薄弱和创新成果贫乏。这既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影响密不可分,也与我国目前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密切相关。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传承和弘扬航天创新精神,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首先,我们要明确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树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的观念才能产生正确的行动。因此,培育创新观念是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其次,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学习方法是促使创新成果诞生的基点,开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是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条件。再次,创新、创造能力的能力离不开问题意识。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敢于问“为什么”,敢于打破陈规,敢于在别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最后, 我们要自觉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主动参与各类创新活动,积极利用校园各项资源,关注激发创新灵感各类条件。同时,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我们应时常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参与社会调研。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于实际活动中及时反馈,积累经验。太空无垠,探索无限;航天之路不止,创新之魂不减。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言,每一个新高度都是一个新起点,航天人应始终坚自主创新。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而言,我们理应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完成当代青年的伟大使命。“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先生曾说“从事航天,首先要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其次要奉献……做航天要有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大力协同精神”。这些不仅是从事航天事业的人所应有的品质,对每一个热爱“生吾育吾”的祖国的人,这些精神未曾过时,也不会过时,永远都是自己人生历程中不可或缺的指向标、座右铭。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居于何种地位,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忘我奉献、开拓创新,始终是我们前进道路应坚守的精神品质。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忘我奉献不应停留于口头应答,关键在于落实至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之中。它们不是象牙塔,不是用华丽辞藻堆积的空洞之说,它们的内涵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丰富,它的外延可以延伸,可以拓展,而这始终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上下求索。第二版责任编辑:刘诗君【人物专访】无畏艰难,敢梦敢想敢做□本报记者:刘诗君 王铭远 < 人物速写>张帅——厦门大学管理学院2014级企业管理研究生,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软件学院。长期创业者,精通软件开发技术,曾参与Beufind、篮圈、校园圈子、一线牵、君儒艺智能穿戴设备等多个项目的开发和运营。于2015年创立小犀牛(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现任该公司总经理。获得第二届中国(厦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奖”、厦门大学2016年“创青春”学生创业大赛“实战组金奖”等多个奖项。创业路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张帅在创业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要回溯到他高考结束后的那段时期。刚刚经历完起早摸黑、埋头苦读的高中生活,张帅怀着这份对三载寒窗的感同身受,和同宿舍的六个同学合伙开办了一个针对高三学生的补习班,希望以切身经历帮助学弟学妹们调整心态迎接高考。他的第一次尝试踏下了坚实的脚印,赚取了约一万元的第一桶金。对张帅而言,相比于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他更倾向于自由、灵活同时高效地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创业吸引他的地方。因而进入大学后的张帅更是“大刀阔斧”地开始各种创业尝试。第一次在漳州校区外开桌游店铺,从产生想法到租店付定金,张帅只花了一天时间。他看准了当时“三国杀”桌牌游戏的火热,便迅速将想法付诸实现;不过由于没考虑到自己大三时要搬迁校区,这笔生意最终亏损严重。不甘心的张帅利用校区搬迁这一契机通过买卖自行车赚回了一些本钱,继而代理《东方英语》杂志、摆地摊等等,创业的劲头一发不可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席卷全国之时,张帅和他的团队于2015年成功创立了小犀牛(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张帅说,当初创办“小犀牛”这家公司,与他大学期间在互联网方面的几次创业经历有关。那时也正是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的时候。本科就读软件工程专业的张帅也开始涉足互联网创业的领域。他的第一款社交软件还没来得及推广就遇到了微信这一波浪潮,自然以失败告终。之后参与的Beufind、校园圈子等几个手机软件项目都是因为局限于校内未能成功拓宽市场,尽管软件下载量已经相当可观。在失败与成功交织的创业路上,张帅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经营模式的局限。去年9月份,张帅和他的团队决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经受更广阔市场的磨练。他们创办技术外包公司“小犀牛”,并为公司选择了“技术入股”的经营模式。技术是现在许多创业团队遇到的较大问题,而作为技术驱动型公司,“小犀牛”更是需要把技术放在第一位。“以往团队融资表面上是缺资金,但其实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技术和人员。”张帅团队考虑到此,决定以“技术”换“股权”,替代“资金”换“股权”。相对于“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的前期费用较低,节省了企业客户的成本,解决了一些创业公司本身的资金问题;另外“技术入股”能增强团队每一位人员的主人翁精神,项目质量的保证也意味着双方各自利益的保证。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张帅团队承接的项目中即使只有一个成功,其所获利润也比传统外包公司做十个项目更可观。但没有之前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小犀牛”也许不会这么快达到业务总额破百万的目标。当然,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创业过中也程会遇到很多困难,张帅回忆“小犀牛”初期的时候就遇到了差不多二、三十万的坏账、死账,也遇到过一些法律纠纷。但是遇到困难时,他的态度是“睡一觉就好了”,因为他必须对自己的团队和客户负责。一路走来,张帅认为创业者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乐观,对于一切都比较悲观的人是不能创业的。有时候,人就是需要一种破除一切障碍,不考虑一切后果的勇气,去追逐自己的梦,无论是创业还是其他的人生理想。读研vs工作-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在风起云涌的商界得以长久立足的创业者们似乎常常被人调侃学历,苹果、微软、脸谱、推特等科技公司创始人均无大学文凭,马云则经历了三次高考。也许在人们心中已经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想法,创业成功与学历无关,在学校不可能学得任何有助于创业的知识。因此有着如此丰富创业经历的张帅,毕业选择了继续读研而非创业,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但张帅说这是自己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张帅大学期间经历的几次创业基本都以失败告终,他认为客观原因在于大学生缺少资金、人脉、社会资源等,而主观原因则在于自己的素养和能力还达不到出任公司CEO的标准。张帅分析工科与商科学生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工科生对待技术的态度比较严谨,也导致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可能比较固执;而商科学生也许不像工科生那样思维严密,但思维比较发散,理解问题比较全面。这也是他最终选择成为商科研究生的原因。管理学院设立的“创业实践先锋班”无疑为张帅提供了一把度量自己长短的尺子。他从导师木志荣老师那里学习到何为“管理”,怎样才能凝聚一个团队的力量。也正是基于这个平台,“小犀牛”才走向了更广阔的发展道路。从工科生转变成商科生,有助于他训练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创业这份工作。创业否?这是一个问题当问到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这一问题时,张帅说大学生创业没有孰对孰错,“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看待大学生创业的目的”。他认为,如果是为了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大学生创业其实很难达到这个目标,这其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及社会资源远非学生现在所能获取。他与导师一起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全国上百万次的大学生创业中,真正成功的案例不到万分之一。另一方面,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创业者必然在学业方面有所牺牲。从这些角度来看,大学生创业肯定是弊大于利。但是如果从整个人生的发展角度来看,创业利大于弊。创业经历会改变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断提升其完成工作的主动性及对逆境的适应程度。让张帅重新选择一次,他坦诚地说自己依然会走上创业这条路。 虽然目前大学生创业热潮不减,创业比赛层出不穷,但真正投身创业的人却不多。张帅将阻止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门槛归纳为 “执行力”和“落地”。 “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好,‘先开枪再瞄准’。创业永远都是这样,什么事都想好了再去做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想的过程中,一个人也许就会被各种各样理由打败而放弃了创业。”张帅从第一次开桌游店铺起,就从不给自己胡思乱想的机会。因为创业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执行”。至于“落地”,张帅则解释说现在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往往都是“悬在空中的”,对需求或是未来发展等等都只是靠自己的想象。“当然这也和目前很多人只是为了参加创业比赛而并非真正创业有关。创业比赛更看中未来的发展前景,但真正的创业还是生存更重要。”张帅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对创业的理解,摆地摊、开小店、做代理,这些都是“小犀牛”赖以生存的基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初始阶段重在积累经验,切忌眼高手低。针对后继的校园创业者,张帅也提出了自己的两点意见:对于创业者来说,拥有足够强的专业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虽不需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比较突出的一面。“不论你是否创业,一定要先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我之所以能成为团队带头人,最基本的一点在于我的技术知识比较牢固,这样团队缺少了我就无法承接一些技术需求较高的项目。”其次,不必过分追求成绩,因为大部分公司并不仅仅看成绩,更多的是关注个人能力。专业技能和成绩并不一定成正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情商也很重要。现阶段创业者,将来就是公司的高层领导者,个人的能力、情商以及综合素质,对于一个团队的发展、公司的管理以及企业的未来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创业,不过是众多人生道路中的一种选择,却也是人生一种微缩的象征。它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一往无前的身影,也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学子风采】低头眼前耕耘,抬头诗和远方——走进博士生&运动达人陈荔的课余生活□本报记者:李雅真王路平当提到博士生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浮现的是在书桌前伏案读书的儒雅学子?或是在研讨会上侃侃而谈的学霸精英?还是在实验室研精覃思的科研巨人?我们要采访的这位博士生,则是因为其驰骋于运动场上的飒爽英姿而映入我们眼帘——陈荔。她是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不仅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果显著,还是校园运动场上与户外领域的运动达人。兼顾:做科研,也要运动作为一名获得保送资格、进而获得直接攻读博士的机会,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的陈荔,她在运动场所的飒爽英姿,打破了人们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刻板印象。与大多数品学兼优的学子一样,陈荔从小便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尽管会把较多时间用在运动上,但这非但没有影响她的课业和学习,反而让自己的精力更加旺盛,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也正因为品学兼优,父母对于她参与各类运动项目一直持支持的态度。从考入厦大,到保送本校研究生,再到后来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陈荔的学业道路可谓令人羡慕。谈及留校原因,陈荔说:“本科时候因为成绩还不错有机会保研本校,又对球队有感情,就留了下来;后来做大型仪器的实验研究周期比较长,又有机会,就选择了直博。”一切似乎如此顺理成章,自然地发生。但设想,若非扎根科研与学术的热忱,又有多少人选择读博做科研搞学术?不同的是,当大多数研究生们埋首于繁重的学习与科研而疏于运动时,陈荔却是校运会、篮球赛以及垒球赛场上的常胜将军。在学习与运动之间,她也一直平衡自如。从大一开始,到现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每年的校运动会、篮球赛和类球赛都会看到陈荔的身影,运动会中大多数的比赛项目她都参加过。对运动的热爱与执着,是陈荔参加尤其是在研究生期间坚持参加这些体育运动和比赛项目的主要原因。关于运动,陈荔喜爱的并不仅仅局限于竞技体育,她还是一位户外运动爱好者。两年前的一次定向越野赛,让她结识了厦大登山协会的会长,与户外运动结缘,从此开始了户外运动的精彩生涯。她曾与厦大登山协会的伙伴们利用假期成功登顶海拔6000多米的四姑娘山,从甘肃骑行到青海最终到达祁连山,去厦门周边的海岛露营……各种类型的户外活动,让陈荔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现在,每个周末与朋友相约的攀岩,也成为了她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过着许多人憧憬的生活,敢想敢做敢为,说走就走,勇敢坚毅,我们一直以为的诗与远方,就是陈荔生活的真实样子。缘起:从小坚持,乐于其中陈荔告诉我们,她广泛涉猎各种运动项目其实是主被动因素双重造就的。在运动领域,父亲是陈荔的启蒙人。陈荔的父亲是一名运动爱好者,涉猎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各类运动。耳濡目染,陈荔从小就培养了对各种运动的兴趣。除了在课余时间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运动以外,小学时期还因为身体素质过硬,被选入学校篮球队,一直到大学加入校篮球队、棒垒球队。大学篮球队教练、棒垒球教练的赏识和培养又让陈荔对于运动的喜爱愈发强烈。尽管有时候被选拔去参加各类的运动项目,并非都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但她像是一块磁铁“吸引”了这些运动项目。因为自身对运动的热情与执着,让她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在陈荔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学校为了参加某橄榄球比赛,让身为篮球队员的自己第一次接触了橄榄球。她提到,由于当时学校缺少专业的橄榄球队,结果让全体篮球队员重新训练橄榄球项目。尽管与很多运动的首次接触是无意而为,陈荔依然乐在其中。“所有运动项目中我最爱的还是棒垒球。”谈到最喜爱的运动项目,陈荔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高中时期,电视上转播的一场棒球世锦赛,深深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棒球是一种综合性运动,需要大家配合,在运动时还要思考。对陈荔来说,这是棒球的最大趣味所在。“从09年到15年,在厦大棒垒球协会坚持了6年,我应该算是最老的那一批人。”本科期间,她曾经一周训练6到7次,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留给了棒球。对棒垒球的热爱,让陈荔一直关注着学校棒垒球协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棒垒球的发展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棒垒球协会也发展成了一个庞大有活力的组织。自从踏入户外运动的新领域,陈荔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说到户外运动吸引她的地方,陈荔总结为挑战性、新鲜感、乐趣。在户外运动的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但正是因为这些困难,给看似平常的户外活动增添了惊喜和挑战。陈荔提到,自己曾经历的一次环青海湖骑行活动,因为七八月份游客较多而没能订到住宿的地方,让她在骑行的过程中忧心忡忡,会担心夜晚风餐露宿没有过夜的地方;但正是这些不顺利,也让她因祸得福。虽然没有订到住宿的地方,但在后来顺风骑行的助力中,她们顺利抵达另外一个镇子,住进了藏民家里,感受他们的淳朴热情,获得另一番的别样体验。有困难,才会出现惊喜;有挫折,才更充满挑战。陈荔环青海湖骑行的境遇,也正如我们的人生道路,没有人能够一直都一帆风顺,前行的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积极面对,是我们需要的态度;勇敢前行,才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如果说,对运动的热爱源于父亲的影响,那么对运动的坚持则是得益于父母的支持。身为父母,免不了会担心孩子的成绩和学业问题,陈荔的父母亦如此。但正因为从小就品学兼优,父母对于她参与各类运动项目一直持支持的态度。这种源于家庭的氛围以及来自父母的支持,让陈荔与运动结下不解之缘;从小坚持运动以及对各类不同运动的尝试,让她乐在其中,也获益其中。热爱:相伴一生,如影随形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让陈荔接触运动,爱上运动;兴趣与热情的助力,让她从小到大的坚持,从大一到博四的参与;长期的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的参与,让陈荔受益良多。运动带给陈荔的不仅仅身体素质的提升,还有学习的心理上的作用。现在的陈荔已经是博士研究生四年级阶段,除了继续平日的科研任务之外,还面临着毕业的压力。虽然现在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运动的时间也没有以前那么多,但陈荔还是会继续保持一周一次攀岩的运动频率,作为自我减压的方式。她说,“我现在博四比较忙了,运动的时间也没有以前那么多,比较少参加竞技类项目。运动开始变成我的减压方式。有时候心情不好,出去攀岩一下心情就好多了。让脑袋放空一下。”运动对于陈荔而言,从来就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更不是负担;相反,运动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并与学习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关于未来,陈荔告诉我们,自己计划毕业后出国深造,继续科研并攻读博士后学位。在谈及运动时,陈荔表示,自己会一直坚持运动,因为运动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无论未来如何选择,身处何方,运动都将伴随着陈荔的一生,因为那是她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人们仍在“眼前苟且”与“诗和远方”之间艰难抉择的时候,陈荔却用自己的行动打破了这种二元困境,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低头是眼前的耕耘,是在科研领域里脚踏实地十年铸剑;抬头便是诗和远方,是自在追风豪情万丈地写下自己的传奇。漫漫学术路,悠悠人生路,相信在来年6月凤凰花开的季节,即将博士毕业的陈荔依然将背起行囊,踏上新的征途。从运动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到后来成为其减压的方式,运动一直相伴着陈荔的成长。对于我们来说,又何尝不可?或许我们不能再像陈荔一样,从小培养自己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但运动的开始和坚持,又岂分先后?当我们常把“忙”挂于嘴边为借口,处于学业科研与运动的两难抉择时,或许不是没有时间,只是不够热爱。当运动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或是生活的一部分,运动距离我们便不再遥远。第三版责任编辑:潘司颖【焦点透视】消费VS网贷 你的钱包鼓了还是瘪了?□本报记者:潘司颖 霍英发 沈飞 袁方近年来,研究生信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因贷款消费而深陷巨额债务甚至因此自杀轻生的案例屡出不穷,当中主人公亦不乏研究生。本该鲜活亮丽的大学生涯因蒙上巨额债务而黯然失色,本该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因无力还贷而黯然收场,闻来实在令人扼腕。而反观之前的“双十一”购物节,大学生堪称 “剁手党”的主力军,川大取快递现场堪比春运的新闻博得了许多人的眼球,大学生网购的力度由此可见一斑。近日的“双十二”购物热潮比之“双十一”稍有逊色,但大学生的消费力度仍然强劲,相信不少同学仍是赶着潮流“血拼”了一番。将大学生信贷问题和大学生网络购物热潮联系起来,我们不禁产生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好奇之心,究竟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和消费水平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难道贷款竟成为大学生消费来源的一种方式?研究生群体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其经济状况呈现出与本科生稍有不同的一番面貌。一方面,虽然研究生每月都可获得国家和学校提供的生活补贴,但他们作为已成年的消费个体,其消费支出绝非每月的经济补助所能涵盖,尤其是与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同龄人相比,其经济收入无疑有天壤之别。另一方面,作为早已成年的研究生来说,若每月再向父母索取生活费似乎显得十分难为情。对部分同学而言,除了生活补贴,还有依靠优异成绩获得的奖学金,但也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消费。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研究生选择了兼职,或在学校当助教、兼职辅导员,或在外做家教,凭借自己的努力挣得一些额外的补贴。那么,在这样的努力下,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研究生的实际消费水平又是如何?其经济状况是入不敷出还是月有盈余?他们是否还需要通过贷款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本期我们以“研究生的消费状况与经济状况”为切入点,通过对同学们进行问卷调查以及采访工作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借此展开对大学生群体,尤其是研究生群体消费观的研究,以期了解当代研究生的消费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形式各异,消费合理我们对学校各个学院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超过八成的研究生平均每月花费都在2000元以下,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消费水平,极少数同学花费会在3000元以上。但也有部分同学表示对花费多少没有一定的概念,想花就花,不想买就不买,随性而为。在消费内容方面,研究生群体的绝大部份月消费都在饮食和购物上,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相对较少。部分受访者表示,在消费时主要考虑商品的实用性以及价格水平,偶尔会由心情而定,潇洒任性一回;当自己的经济能力不足以支持自己的消费时,则会通过兼职工作的方式赚钱购买,或是选择不买。总体而言,研究生的消费观念还是比较合理的。至于经济来源,虽然研究生拥有一定的奖学金及国家的经济补助,但要满足日常需求仍然不够,因此,大多数研究生的消费还是要依靠父母的支持。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依旧存留在大多数人的心中,适度范围内的勤俭节约是研究生群体消费观的主流。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奖助学金和家庭经济支持外,网贷的盛行,也悄然改变着大学生的消费方式。网上贷款以其便捷性、易获得性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但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大学生无节制网贷最终导致无力偿还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眼帘,有的大学生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近期曝光的女大学生裸贷事件更是让人触目惊心。网贷究竟在大学生中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研究生群体对此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根据记者对于研究生群体的调查研究,近四分之一的同学有过贷款的经历。在这些同学中,超过80%为网络贷款,网贷以其便利、快捷的特点,迅速成为大学生贷款的主要方式。谈及网贷的原因,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是为了满足日常消费的需要。至于贷款金额则有多有少,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约95%的同学表示,一定程度的借贷确实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但亦有受访者表示网贷实际上加重了自己的负担。在谈到对大学生贷款的看法时,大多数研究生同学认为借贷虽然可以满足一时之需,但不能作为长久之计,少量同学表示通过借贷这种方式满足自己需求的行为不可取,持反对意见。网贷便捷方便,明天的钱今天用,虽然还款时会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用,通过分期的方式可以缓解一定的压力,但仍有不少大学生因为没有对自己经济的合理规划,无节制借贷,产生滚雪球效应,最终越积越多,无力偿还。在研究生群体中,消费水平因人而异,但总体来说比较合理。来自哲学系的李同学表示自己的每月消费水平在600元左右,自认处于一般水平,并认为研究生群体受过良好的教育,价值观正确,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是理性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攀比心理的同学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不理性消费的现象。2016级历史系研究生卓同学则认为自己的消费有点“任性”,每个月消费在2000元至2500元之间。他认为研究生群体大部分消费水平都“还可以”,大家过得都挺小资。同时他也曾因一时需求而通过蚂蚁借贷借数千元,后来通过暑期兼职打工的方式偿还。最后,他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一方面要适度消费,不要因为一些生活非必需品而盲目购置,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消费水平应与自己的经济能力挂钩,不要盲目跟风攀比,可以适量借贷但不能超出自身的偿还能力。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研究生个体的消费面貌各异,但总的说来,研究生群体的消费状况和消费观念还是比较合理的,对于网络贷款也有理性而清醒的认识,不至盲目跟风,把自己陷于危境之中。多元消费,追本溯源研究生经过懵懂的大学时代,在浸染学校、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社会经验,最终在青年时期逐渐形成了个体化、成熟化、固向化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研究生的消费观念有着鲜明的特点,如适度消费主流化、消费行为个性化、消费结构多元化等。不同于传统节俭消费观念,适度消费观是研究生消费思想的主流。在问卷调查中90%以上的同学会在消费时考虑实用和价格因素,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花钱要物有所值。同时,在消费主义理念逐渐盛行的现代社会,研究生更希望通过消费彰显个性、体现自我价值。消费行为中研究生注重自我形象的刻画,按照个人审美趋向修饰自己,表现出个性化特点。在我们身边,在校男女研究生消费行为又是不一样的,女生购物集中在品牌服饰和日常护肤,而男生更喜欢购买带有时代科技特征的高端电子产品。同时,研究生的消费结构呈现出多元化模式。从基本生活消费来看,研究生伙食消费集中去处仍是学校食堂,休闲时主要是进行聚餐、KTV、泡吧等时尚消费。此外,他们更注重的是提高个人素质、促进自我发展的学习消费,热衷于购买学习用品和书籍,参加各种考证考试。这也是符合时代对当代大学生高素质要求的。整体而言,研究生能够合理安排支出,在有限的经济收入中寻求相对平衡,他们的消费观念还是理性为主的。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看到研究生消费观呈现的问题具有复杂性,不能简单视之。如部分学生消费目的不明确,消费欲望与实际需求背离,在媒体、商家诱导下容易激情消费。由于研究生经济来源单一,且超前消费现象较严重,不少同学的储蓄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理财计划。享受性消费支出有增加趋势,人情消费所占比例较大,虽然提倡AA制,但是仍有不小经济压力。研究生消费问题呈现出的多样化特点并不是个例,其形成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应该透过表象看到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首先,个人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消费观的形成主要受个人思想道德、兴趣爱好和消费常识等影响,研究生消费又是完全自主的,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研究生虽然已经成年,但一直生活在校园中并未真正接触社会,其心理并不完全成熟。研究生生活更像学校和社会的过渡阶段,除学习外他们也忙于兼职、实习、打工等社会实践,有利于个体社会性的进步。这种生活补贴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使得他们在消费时少了经济顾虑。“我的消费我做主”这一观念在90后群体中颇为流行,追求时尚潮流则是研究生个性消费的主要趋势。个人因素中存在理性选择,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次,家庭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消费观形成的重要载体,家庭经济条件又为其提供生长土壤。按照中国社会的惯例,子女的成长和教育是在家长给予的经济支持中完成的。由于90后的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保护下,他们往往难以体会赚钱不易。鉴于应试教育的特殊性,父母看重的是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家庭消费教育,困于有限经验,产生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行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因素对于消费观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当代社会消费结构的改变渗透到了校园中,高校入驻了不少商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商业圈,方便了师生的日常生活。然而这种浓重的商业氛围,无疑会激发学生的消费欲望。我们采访的一位同学说,本来进超市只想买一管牙膏,最后却囤了不少零食,远远超出原有的消费预期。大众传媒也在无意中诱劝学生消费,明星代言刺激需求,其丰富的宣传方式成为向研究生灌输消费理念的有效途径。作为研究生群体,实习、兼职等带来的经济状况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消费观。从花父母的钱到用自己赚的钱,心理上的满足感和独立意识会让他们在消费时相对“奢侈”一把,法学院王同学表示,每次拿到实习工资时都会吃一顿好的来犒劳自己的辛勤付出,也会用实习工资来买一些品质更高的物品。但也有人因为认识到了赚钱的不易从而对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钱更加珍惜,在消费时更加克制和精打细算。理性消费,开源节流研究生消费观有着独特的特性以及复杂多样的成因,作为一个理性的群体,研究生应该摒弃不良的消费习惯,为理性消费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首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作为一个纯消费者,研究生的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消费时还是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而且,研究生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有些学生在购物时会专挑名牌下手,有些奢侈品打了折仍需很高的价钱。这就存在一种追求名牌、讲攀比、爱虚荣的心理,所以大家在购物时要能够理性思考,切忌盲目从众,要在自身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内选择适合自己的物品。一个人的气质是由内而外的,并非单靠几件漂亮衣裳就能改变。同时,同学们在购物之后可以养成随手记账的习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近55%的同学极少或没有记账习惯,只有13.46%的同学经常在购物后记账。事实上,记账的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消费。通过记账单,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各方面的花销,这样我们就可以为自己下个月的花销做个预算,轻松又便利。其次,理性消费,应正确看待网贷这种借款方式。有一部分研究生认为自己早已是成年人,不该再过多地向家中索要生活费,这就使得他们将目光转向网上贷款,包括淘宝上的花呗、京东的白条分期。由于没有太大的利益损失,许多同学选择以此来进行网上消费。网贷固然有这些好处,但我们也应看到其中的弊端。许多贷款者在借贷之后无法按期偿还,使得利息成倍增长,最后要么由父母买单,要么就是酿成自杀悲剧。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如果大家不是确有燃眉之急,还是尽量不要在网上贷款。当然,如果是理财能力较好的同学为了买较为昂贵的高端设备而借贷,那倒也不必一律杜绝。再次,研究生可以通过兼职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支出。问卷显示,研究生目前的经济来源有一部分就是来自兼职工作,有17%的同学通过勤工俭学和兼职工作来为自己赚取额外的生活费用。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早已是成年人,成年人就意味着要独立自强,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与我们同龄的人都已脱离父母的怀抱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虽然作为学生的我们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赚钱养活自己,但我们可以在业余时间自己找点兼职与实习工作,在为自己赚外快之余,同时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生活与实践中。而在兼职工作上,家教和学生助理很受学生们的青睐,相对来说,这样的兼职工作比较轻松而且安全,赚钱比较容易,而学生或多或少也可以得到一些锻炼。当然,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当之无愧该是主业,兼职应当是学有余力之外的“副业”,决不能因兼职而荒废了学业,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值得引起研究生的思考。总体看来,大部分研究生还是能够合理地支配自身的钱财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大部分同学优先考虑的还是质量因素,当然也有同学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说研究生的消费观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相互交织的观念,不能一概而论其好坏。至于以上提出的建议,这是针对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而言,同学们可以择取适合自己的建议观照、改善自己,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健康成长,只有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学会合理理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合理消费,积累财富。而引导大学生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亦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如何规范并合理地发展这样一个市场值得我们思考,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第四版责任编辑:高捷涂晓婧【影视博闻】《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本报记者:高捷《追风筝的人》是一部由美籍作家卡勒特胡塞尼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小说于2003年6月在美国出版之后,备受欢迎,成为法国读书会2006年度首选书,美国图书协会选书,也获得了法国《ELLLE》读者票选年度最佳小说奖,作者胡塞尼也因此获得2006年联合国首届人道主义奖。2007年,导演马克福斯特将其拍成同名电影,影片引起巨大反响,获得80届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这样一部轰动一时的作品,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这是一个在阿富汗的富贵之家,小少爷阿米尔是家中独子,母亲在生他时候难产而死,所以阿米尔自小就与父亲相伴生活。陪伴他们的还有老仆人阿里以及阿里的儿子哈桑。他们虽然是哈扎拉人,父亲却依然待他们同亲人一般,阿米尔与哈桑便成了最亲密的朋友。阿米尔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他爱好文学,聪明机灵,却懦弱胆小,得不到父亲的欢心。仆人哈桑与之性格迥然,他勇敢善良、忠诚果敢,常常得到父亲的垂爱,阿米尔因此十分嫉妒。每年冬天阿富汗都有一场重要的风筝大赛,那是孩子们最重要的比赛,阿米尔若能在风筝联赛上获得大胜,就能赢得父亲的赞赏。当阿米尔把最后一个对手蓝风筝的线割断之后,追风筝的任务便落在哈桑身上。哈桑奔跑着喊着:“为你,千千万万遍。”他不负所托,成功地追到了蓝风筝,却因不愿交出风筝而被阿塞夫和他的同伴们凌辱。寻找哈桑的阿米尔目睹了一切,本可以出面阻止的他选择了沉默,他选择牺牲哈桑来换取能够博得父亲宠爱的风筝。阿米尔最终如愿得到了父亲的喜爱,但他心里并不快乐,对哈桑的背叛像一块石头一样沉重地压在心头。于是阿米尔设计逼走哈桑父子,天真地以为只要哈桑消失自己就不会再内疚,自此之后,阿米尔便再也没见过哈桑。不久,苏联入侵,战乱使得阿米尔同父亲不得不逃往美国避难。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但是儿时的梦魇和记忆依然挥之不去。一通来自父亲老友拉辛汗的电话,阿米尔的思绪再次被牵引回久别的故土,同时知道了哈桑是自己手足兄弟的惊人秘密。昔日的内疚和背叛的罪恶感更加沉重,于是阿米尔辗转入险境,希望找回哈桑的儿子,开启自己的赎罪之路,找回遗失在过去的自我。饱经沧桑的国度——阿富汗影片的一开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阿富汗,那里有蓝天白云、漫天的风筝和天真嬉闹的孩童,似乎并不像我们印象中那个多灾多难的国度。阿富汗原意为“骑士的国土”,历史上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都来过,是丝绸之路的必经地。翻开历史会发现,阿富汗有过短暂的昙花一现般的富裕和荣耀,但外族入侵、内部暴乱仍然是历史的主流。电影的时间背景跨越了1975年到2001年,混杂着阿富汗内战、君主制的终结、苏联入侵、塔利班武装和种族之间的各种紧张关系,主人公们跌宕起伏的命运便穿梭在这国家和民族的深重灾难里。随着故事的发展,电影逐渐展现出一种压抑灰暗的基调,这正是饱经战争疾苦的阿富汗人们的精神状态。阿米尔逃难的目的地是美国,看起来是那样的富足、和平和自由;相比之下,塔利班控制下的阿富汗贫穷、战乱又黑暗。在某种意义上,这两个城市的对比,充满着作者的哀伤,那种对于整个民族灾难的深切的哀痛,战争让曾经平静安逸的喀布尔沦为充满了飞沙走石的人间炼狱。阿米尔、哈桑、索拉博三个孩子不同的成长经历,也让我们看到生活在阿富汗少年们凄楚的命运:被奴役和性侵的少年哈桑,随着生命的亡逝,受伤的心灵不再有弥补的机会;一出生便在恐怖控制之下的索拉博,自闭更是他难以解开的心结,尽管阿米尔最终解救他出苦海,家破人亡和暴戾的阿塞夫的虐待注定会伴随他一生;而阿米尔虽早年幸运地出逃,然终其一生,走在赎罪的道路之上。忠诚善良的羔羊——哈桑阿富汗民族最传统的统治者是普什图人,阿米尔和他爸爸就是属于普什图人,普遍被认为是最高贵的种族;而少数民族如塔吉克族、哈扎拉族和乌兹别克族,是被视为低贱的种族,哈桑就就属于哈扎拉族,饱受歧视和迫害的弱势群体。哈桑又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兄弟:那位受人敬仰、道貌岸然的父亲不顾与阿里之间兄弟般的情谊,与其妻子偷情生下了哈桑,又因世俗压力无法公开承认哈桑的身份,便一直将他留在身边。哈桑是一个“私生子”、“异族人”,背负着父辈的罪行,尽管他正直善良,却注定了他任人宰割的羔羊般的命运。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哈桑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他忠诚于自己的主人,忠诚于自己最好的朋友,他愿意为阿米尔做任何事情。他努力保护着为阿米尔追回来的蓝风筝,能够为其忍受无法言说的屈辱。那枚蓝风筝在他眼里,就是对阿米尔无限的忠诚和呵护。他一瘸一拐地拖着胜利的风筝走回家里,尽管鲜血染红了雪地,也不露一点委屈之色。但在阿米尔的心中,哈桑始终是一个异族,一个可以牺牲的仆人。阿米尔为掩饰自己的内疚而诬陷哈桑偷窃,哈桑竟默默地承认莫须有的罪名,被迫搬离主家也毫无怨言。当战争来临,哈桑依然护卫着阿米尔家的豪宅,誓死保卫属于主人的每一样东西。就这样,哈桑牺牲了,种族歧视和自私的人性,在他身上无情地展露着。哈桑身上,有着无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阿富汗人民的影子,他们忠诚善良,坚守故土,却饱经迫害,他们渴望着该有的平等与和平。第一眼看到哈桑,就有一种让人心疼的感觉。浓密的眉毛,无辜的大眼睛,脏兮兮的衣袄,与总是打扮的干净整洁的少爷阿米尔形成鲜明的对比。小说之中有一个细节电影里并没有表现出来——哈桑的兔唇。哈桑是阿米尔最好的伙伴,却又是阿米尔所嫉妒的对象,他嫉妒哈桑拥有着父亲的宠爱,并将这种宠爱的原因归结于他的兔唇。在哈桑生日的那天,父亲甚至请来了名医医治哈桑的兔唇,难怪阿米尔会想:“我甚至希望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残疾,这样就可以得到父亲的疼爱。” 阿米尔幻想以身体的残疾来换取父亲的疼爱,因此到后来发展成为以牺牲哈桑来换取父亲的爱,这一切不仅归咎于阿米尔本性的懦弱,更是出于他强烈的嫉妒之心。“兔唇”的细节,一定程度上是他悲剧命运的内在推动因素。迷失与救赎的追逐——风筝湛蓝的天空,飞旋的风筝,欢乐的人群,呼应着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电影起于风筝,也止于风筝,述说着追风筝的人的故事。阿米尔也是个“追风筝的人”,他追过两次风筝,隐喻了阿米尔一生中的迷失与救赎的两次经历。第一次追风筝是在12岁那年,他追寻蓝风筝和哈桑的下落。当他看到哈桑受辱的时候,他没有吭声,只是默默地看着,听着。书里对这时候的阿米尔有详细的心理描写:“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当心里出现一刹那的犹豫时,他又对自己说:“他只是个哈扎拉人。”阿米尔为自己的自私寻找借口,这一刻的他变成了个“种族主义者”,通过贬低哈桑的身份来寻找自己行为的合理性,降低自己的愧疚感。最终他拿回了那枚代表胜利的风筝,也得到了父亲的赞赏,心里却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他终是带着内疚与罪恶感成长,无法释怀。第二次追风筝是在二十多年之后,影片的末尾,阿米尔和妻子带着索博拉去放风筝。辽阔的天空,驰骋飞翔的风筝,像索博拉即将迎来的自由宁静的生活。阿米尔教他哈桑最拿手的风筝绝活,打败了挑衅者的风筝,阿米尔问:“你要我为你寻回风筝吗?”索博拉抿着嘴点了点头,此时的阿米尔欢快地向前奔跑,并高声地喊:“为你,千千万万遍。”就像哈桑曾经对阿米尔的许诺一样,这一次,轮到阿米尔来守护索拉博。救赎的力量让懦弱的阿米尔可以无视无情的枪口,直面暴戾的塔利班。阿米尔为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险些丢掉性命,终于解救出索拉博。哈桑在留给阿米尔的信里说:“我梦想我的儿子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重要的人。我梦想我能遇见他在街道上玩耍,在辽阔的天空下,在宽敞的院子里。” 阿米尔决定延续哈桑的梦想,他将索拉博带回美国,给他最好的生活,让他成为一个自由的、重要的人。阿米尔救赎了孩子,也救赎了自己,他终于走出了背负一生的阴影。风筝,成了救赎灵魂的上帝。电影虽然结束了,电影之外的故事还在延续。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却依然受布于命运的摆弄,我们忙碌地生活只为追寻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它可能牵绊于亲情、爱情、友情……请不要吝惜自己的善良与勇气,当你的亲人、朋友、爱人需要它的时候,一定要坚定地给予,为他们,千千万万遍,追寻和守护。【文化视点】“丢书大作战”之你读书了吗?口本报记者涂晓婧11月15日上午八点,“新世相”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我准备了10000本书,丢在北上广地铁和你路过的地方”的文章,正式开启了一项名为“丢书大作战”的活动,一时间包括黄晓明、徐静蕾、张静初、董子健等著名影视明星都纷纷加入了此次活动。这项活动蔓延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厦门等城市,多个地方都掀起了一阵“丢书”热。随着活动的火热开展与迅速冷却,静下心后的我们应该想想:什么是阅读?本文拟对此次活动进行简要的梳理和思考。新鲜的血液所谓“丢书大作战”,其实是一个源于英国的图书分享活动,简而言之,就是丢书人将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放到包括地铁、高铁、飞机,还有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每本书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每个看到书的人都可以带走这本书免费阅读,阅读之前用手机扫描书上的二维码,记录下作为阅读者的漂流痕迹。阅读完后放在下一个公共场所,帮这本书在城市里长期传递。这篇文章获得了超过十万人的阅读量,点赞数量也接近万人。这项活动也获得了许多读者的支持,有许多读者表示“这活动超赞啊”、“希望以后也多有类似的活动”,并且还有读者希望这次活动能够扩散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期望看见这种美好的文化传承能通过大长江向西部大扩散”。这项活动一开启便激发了大多数人的阅读热情,超过万人积极参与丢书活动,据“新世相”公众号统计,在丢书大作战活动开始的4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有共298家地方的团体机构希望成为这个活动在自己城市的共同行动人,有3000多人在捡到书后,扫描了书上的二维码,留下了自己的漂流痕迹。平均每分钟有4个人在公众号系统里登记自己捡到书的信息。有的书,已经有两或三个人看过,并且留下自己的照片和心愿。为什么这项活动会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以至于形成了如此庞大的“万人丢书团”?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读书教育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化的社会需要程式化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当今社会人群普遍的实用主义心理,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就是追求刺激的具有新鲜感的形式,以丢书为手段呼吁全民读书,这是一种极富想象力的阅读形式,容易唤起全民的好奇心从而激励更多的人加入这次丢书的阵营。此外,明星也制造了一系列的涟漪效应。本篇文章开头说到,这次丢书大作战的人群覆盖范围很广,包括黄晓明在内的许多明星都参与了丢书活动,比起丢书更重要的是他们为这项活动带来了更多的人气,明星的宣传效应也可以在公众号和微博的评论中看出,许多人说到“原来自己的偶像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粉丝的“应援”心理让他们不会放过这次能和自己偶像参与同一个活动的机会,而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地方的粉丝加入了丢书大作战,丢书的队伍也随之迅速膨胀。这次新世相发起的丢书大作战的活动,其积极影响毋庸置疑。这项曾经风靡伦敦的阅读活动,在中国一经发起,便得到数十万人的响应。首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阅读方式的兴盛,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人均阅读书籍的数量也在减少,而这次丢书的活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提高了人均阅读量。活动的范围越广,参与的人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加入知识积累的阵营,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反省自己的言行,消解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也许未来在公共交通等公众场合会见证更有序的文明乘车。其次,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获取的知识也会因为专业领域的不同而判若云泥,因此相对而言,许多人的知识储备比较单一,这次丢书大作战是一个这样的平台,它提供这个城市里所有来自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一次无声的文化交流机会,交换阅读彼此喜爱的书籍,不仅可以了解到不同于自己以往接受范围内的书,开拓视野甚至找到与过去只是的共同之处,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以更包容的姿态面对,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发现自己潜在的能力,发掘过去不曾发现的兴趣点,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增添一笔绚丽的颜色。最后,这也是一次很成功的商业宣传模式。据搜狐新闻报道,新世相创始人张伟提到,“我们是一家商业机构,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带有商业属性的”,新世相利用丢书这个形式,不仅掀起了一场国民的“读书热”,也吸引了数十万人关注到了这个公众号,为以后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此次活动,无疑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带刺的玫瑰当然,有人支持此次活动,自然有人持否定意见。来自另一个公众号“凤凰网文化”发布了一篇评论人李建国的文章,他认为“丢书大作战实质上和路边两元店的促销口号一样,这种操作起来几乎毫无难度的小技俩是一切的前提,他们不过是耍了个廉价的花招,就搞定了自己想要的。”他提出在一个成熟的社会,读书是一个私人化的消遣,“阅读自由”也是个体的权利,即不该受到社会限制,也不该受到他人的蛊惑,这场运动很容易演变成一个“人文沙文主义”运动。关于这项活动,其缺陷可想而知。首先,这种行动是否真能改变一个国家人民的阅读习惯仍有待商榷。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度书一本都不到。即便是将书放在他们每天都会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上,这种状态似乎也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许多人每天乘坐拥挤的公交侵占了人们阅读书籍的空间,上班的压力也消耗了他们多余的精力,许多读者也提出了这类问题。其中,有评论这样写道:“你们来到广州三号线,发现人多得腾不出手掏书”。以至于在此次活动的跟踪报道中,收到这样一些照片:照片中许多被丢在车上的书籍,最后都出现在垃圾桶边上;许多人甚至并没有发现自己坐着的座位上放着一本书,一天下来司机发现许多书被乘客坐皱了,等等。这使得在公交车上读书成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原本创办这次活动的初衷似乎并没有达到。其次,这次“丢书大作战”活动容易被无良商家利用,从而发展为一次商业炒作行为。有评论者指出,每个人都有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的权力,读书应该是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行为,而通过这个活动,许多人会不加选择的把自己根本不想阅读的书放到公共场所,其目的只是为了推销自己的图书或是将自己标榜为博览群书的高级知识分子,从而为自己的公众号或是网站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当“阅读量”和“点赞数”成为评判文章优劣的标准,当金钱成为撰稿人眼中唯一关注的中心,这样一种以“读书”为形式的活动就很容易成为许多不法营销号利用的噱头,他们利用公众的心理散布一些良莠不齐的信息,或是移花接木的让参与这次活动的明星为自己的宣传造势,通过“自来水军”向更广的地区扩散。这种打着公益的旗号实为自己“涨粉”的情况并非不可能。我们无法一一辨别这些文章的真实性,但是一旦这些事情演变为全民参与的一次虚假宣传,那么不仅会使那些所谓“高级营销号”不费吹灰之力的坐收渔翁之利,还有可能导致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信任危机。最后,从参与这次活动的目的来看,有许多参与者的初衷似乎并不只是为了看书。上文提到,在新世相发起这次活动时,许多明星都加入了此次活动,而在文末的评论中本报记者也发现,留言的一部分人只是因为自己的偶像参与了丢书,粉丝崇拜的心理导致参与这次活动的许多人只是为了在社交平台展示自己和偶像做了同一件事,并不关心书的内容是什么以及自己捡了多少本书、看了多少本书。需要反思的是,如果原本是以增加国民知识素养为目的的一次活动,最后却变成了国民社交平台里的图片展示以及点赞比赛,那么最后的结果似乎就完全背离了它的初衷。“没有人能保证不失望,但失望也是一种结果,不试,就没有结果。”这是新世相公众号对许多评论者质疑的回答,现在说结果似乎为时尚早,孰是孰非,时间自会探明。阅读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适合一个人独自修行,或与二三素心人共赏。以这样喧嚣的活动形式展开,大约已经剥离了阅读的本质,沦为大众的狂欢。“丢书大作战”无疑是一次略为成功的商业活动。如果说阅读是沉淀的过程,那么这次活动可能是浮躁的衍生物。我们太注重形式,反而会离内容越来越远。但所幸的是,这次活动所引发的思考与讨论,得以让我们勇敢尝试这一种可能。这个活动的效果尚未可知,也不能一概而定,但相信会有人得到阅读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乐趣。